青岛男篮正在进行的夏季联赛中,一个现象引起了随队记者和球迷的广泛关注:备受期待的年轻中锋杨瀚森在进攻端的参与度明显不足,多场比赛数据显示,这位身高突出、技术细腻的内线球员场均出手次数仅有个位数,与其在训练和青年比赛中展现出的进攻能力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随队记者在赛后分析中指出,杨瀚森获得的进攻机会“明显偏少”,很多时候他甚至已经卡到了有利位置,但球却未能及时传到他的手中,这一现象背后,折射出的是夏季联赛阵容中球员配合的生疏、战术执行的不到位,以及部分球员在场上决策能力的局限性。
在青岛队与江苏队的夏季联赛交锋中,一个镜头颇具代表性:第二节比赛还剩3分12秒时,杨瀚森通过灵活的脚步移动摆脱防守球员,在禁区左侧获得了绝佳的接球位置,他高举右手示意要球,控卫在弧顶持球长达4秒,最终却选择了一次难度较高的中距离跳投,球弹框而出。
类似的情景在这场比赛中出现了不下5次,杨瀚森多次在低位获得错位机会,但外线球员似乎更倾向于自己完成进攻,而不是将球传给内线,整场比赛,杨瀚森仅获得6次出手机会,命中4球,效率可观但数量明显不足。
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杨瀚森的触球次数在全队排名第7,甚至低于一些替补球员,对于一个被球队寄予厚望的年轻内线,这样的数据很难令人满意。
从青岛队的战术设计来看,教练组确实为杨瀚森安排了不少低位单打和高位策应的战术,在训练中,球队也重点演练了内外线衔接的配合,这些设计在实战中的执行效果却大打折扣。
“战术板上是一回事,场上执行是另一回事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队内人士表示,“夏季联赛的特点就是球员之间默契不足,很多人更关注展示个人能力而不是团队配合。”
这种现象在夏季联赛中并不罕见,许多球员面临着合同年压力或争取 roster 名额的竞争,自然更倾向于展示自己的得分能力,但这种个人主义篮球往往以牺牲团队利益为代价。
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他需要球权来发挥作用,他拥有出色的低位脚步和柔和的手感,同时具备一定的中远距离投射能力,在青年队时期,他就是进攻核心,场均出手次数在15次左右,进入一线队后,球权的减少需要一个适应过程,但当前的情况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。
仔细观察青岛队夏季联赛的阵容构成,可以发现一些问题,球队后场配置多以年轻球员为主,缺乏经验丰富的控场者,多数后卫更擅长突破得分而非组织进攻,视野和传球能力存在明显局限性。
“不是不想传,有时候是看不到机会,有时候是传不进去。”一位篮球技术分析师在观看比赛录像后指出,“传内线球是一项被低估的技术,需要时机、角度和力度的完美结合,年轻控卫在这方面往往经验不足。”
夏季联赛的高节奏和强对抗也影响了传球质量,面对紧逼防守,年轻后卫往往首先确保球权安全,而不是寻找最佳进攻机会,这种情况下,内线球员很容易被忽视。
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,部分球员可能确实存在“不想传球”的心态,夏季联赛是证明个人能力的舞台,得分数据往往比助攻更能吸引注意力,这种心态导致了一些不合理进攻选择,破坏了球队整体进攻的流畅性。
针对这一问题,青岛队教练组已经开始进行调整,在最近一场比赛的暂停中,主教练多次强调要将球传给内线,甚至专门为杨瀚森设计了几个低位战术。
“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我们的内线优势。”教练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杨是一个有天赋的球员,我们需要找到让他更多参与进攻的方法,这需要时间,也需要其他球员适应。”
教练组还在考虑调整轮换阵容,让更多善于传球的球员与杨瀚森同时上场,球队也在加强内外线衔接的专项训练,提高后卫传内线球的技术能力。
如果杨瀚森进攻参与度不足的问题持续存在,可能会对球队和他的个人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,从球队角度来说,无法有效利用内线优势将导致进攻效率下降;对杨瀚森个人而言,长期摸不到球可能影响比赛感觉和信心。
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,球员需要提高对战术的理解和执行能力,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;技术训练应该加强,特别是传接球技术的精细化;球队文化建设也不可忽视,需要培养球员无私分享球的团队精神。
从更广的视角看,这一问题也反映了中国篮球长期存在的一个痛点:优秀内线球员与外线球员之间的连接不畅,历史上,我们拥有过多位世界级内线,但往往因为外线支援不足而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威力。
随着夏季联赛的进行,青岛队还有时间和机会调整和改进,杨瀚森本人对此态度积极:“我相信随着默契的提高,情况会越来越好,我现在专注于做好篮板和防守,进攻机会自然会来。”
球队老将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并表示会帮助年轻球员更好地理解比赛。“夏季联赛就是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”一位队内 veteran 球员表示,“我们会更多沟通,找到更好的平衡。”
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,最优化的进攻选择应该基于场上形势而非个人考量,青岛队拥有一个潜在的核心内线,如何最大化他的作用将是球队未来成功的关键之一,随着赛季的进行,球员之间的默契将会提高,战术执行也会更加流畅。
对于杨瀚森这样的年轻球员来说,夏季联赛的经历是成长的一部分,如何在不多的触球机会中保持效率,如何通过其他方式影响比赛,这些都是他需要学习的课程,球队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年轻球员的团队意识,避免个人主义篮球的蔓延。
未来几场比赛,青岛队的表现值得关注,球队能否解决内外线衔接的问题,将直接决定他们在夏季联赛能走多远,也将为即将到来的常规赛提供重要参考。